文者其人
杨翌梅,1961年出生于宝泉岭局梧桐河农场,1980年在梧桐河农场任教。1989年春,调军川农场工会任新闻干事,1993年调入《人民日报·海外版》驻烟台记者站。爱好新闻写作,红色收藏,书画创作等,现已退休,返聘在烟台磁山国际老年公寓俱乐部,担任书画、娱乐教员。 我曾经一直认为:自己很有孝心,非常孝敬老人。比如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在街上,遇见需要帮助的人,自己从没退缩过;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及自己的老人,那也是没的说。但2014年初母亲病重,在医院里看到的事例,让我感觉:在孝行方面自己还差的很远,用一句话说,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2014年元月10日,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我们一家三口急三火四地飞回了黑龙江。在医院里,两个八零后孩子的孝心、言行感动了我、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母亲的邻床是一位生命随时都有可能走到尽头的54岁的张姓妇女,他们来自二九O农场,爷俩种地,这位张姓妇女患帕金森综合症十余年,卧床已经八年了,这次住院的状况很不好,已经到了只有一口气的程度,各项功能都衰竭了,只要撤掉氧气,人就走到尽头了。
父亲值夜班、儿子值白班,每次儿子一来接班,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妈妈的耳朵边,深情地、眼含热泪地呼叫几声妈妈,总是盼望着奇迹突然出现,可妈妈始终是没有一点反应,而且情况愈来愈差,发烧、输液不畅等。儿子呢,总是一丝不苟地照顾着妈妈,给母亲翻身、擦洗身子、用冰块儿降温、每隔半小时就给母亲放一次输尿管、每半小时给母亲测一次体温,每次都认真地记录着体温温度、尿液数量,每天快到护士要数字的时间,他都会认真地把每一次的尿量一一地加起来,那认真劲儿,不次于在高考时做数学题。
不忙的时候,他会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母亲,泪水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转儿,可能是室内人多的原因,他会强迫自己把泪水咽回去,有时会到门外去擦干自己的眼泪。
看到男孩儿这样,我的心都在流血,谁人没有点同情心,更何况我们都是在照顾病重的母亲!我曾经多次想劝劝这个孩子,而又没有去劝,一是我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二是感觉没有任何语言能够说服这个孩子。
一天,孩子的爸爸当班的时候,我说:“你儿子真孝顺,明明知道妈妈现在的处境,但仍然是一丝不苟、按部就班地照顾着妈妈,真令人感动!
他爸爸说:“儿子今年都三十一了,多少人提亲,他都一一回绝,就是考虑到妈妈常年有病,好好照顾妈妈,他不想分一点点心,等妈妈走了,他再考虑个人问题。”
尽管这样,他的母亲还是在腊月二十二走了。
多孝敬的孩子啊,我为我们北大荒有这样的儿女,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祝愿这位大孝子,早日走出失去母亲的痛苦,早日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找到一位自己可心的媳妇。
另一位主人公就是我的女儿。
在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我整个人都傻了,是女儿在收拾东西、做好走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旅途中,我一点心情都没有,不吃不喝,呆呆地坐着,又是女儿忙前忙后地照顾着我和她爸爸。她很淡定,和没事人一样。当时我还想:隔一辈人就是不行啊。
可这个想法,从到医院开始,我就彻底改变了。
一到医院,看到母亲病危的状态,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女儿就开始放声大哭了,而且是哭得泪流满面。
接下来,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只要有女儿在场,给母亲抠痰、翻身、擦身子,接大、小便等,女儿总是抢着干,不让别人伸手;在我们子女排班时,女儿主动要求参加,而且自己要求值夜班,她的理由是:值班熬夜,我年轻身体好,容易恢复。
轮到我值夜班的时候,女儿总是抢着替我值夜班,她说:“妈,你神经衰弱,晚上值班,白天也睡不好觉,还是我来值。”当然了,我心疼孩子,哪能老让她值夜班。
在护理母亲的过程中,由于我女儿心细,照顾她姥姥最好,得到了我们家人、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母亲有什么事儿,也是总爱喊她大外孙女。
母亲92岁,加之身体有病,她会经常耍脾气,比如不爱吃饭、不想吃药、不换内衣了等等,每每遇到这种时候,我们都会喊:精晶,快来。棘手的问题,都是由我女儿来解决。
遇到母亲心情不好、不高兴的时候,女儿就会拍着我母亲的脸蛋,非让她姥姥给她笑一笑。要么哄着姥姥唱支歌,或者她给姥姥唱支歌,因为妈妈最喜欢唱歌、听歌。
一天, 我好奇地问女儿:“闺女,你姥姥也没看过你,而且,你4岁就离开了姥姥到烟台了,你咋对姥姥这么好呢?”
女儿说:“都是你教育的好,你总是说我姥姥多么多么不容易。再者,爷爷、奶奶、姥爷病重时候我还小,我都没照顾过他们,就应该好好地照顾一下我的姥姥,免得留下遗憾。”
腊月二十九,就要过年了,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我们准备接母亲回家过年。三十这天,女儿掏出一个大红包,给她姥姥压岁钱,她说:“姥姥,以前都是你给我红包,现在我工作了,今年我给你红包。”
女儿给她姥姥红包,这件事她早就说过,我有思想准备。但接下来的事儿,更令大家瞠目结舌。女儿给完她姥姥红包后,接着又给我们姐四个每人一个红包,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拿着红包的手直颤抖,激动的眼泪在眼圈儿里打转转,我大姐留着眼泪说:“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收压岁钱红包。”
过完大年初二,我们姊妹几个商量照顾母亲的事,因为母亲92岁了,身体又这么差,一个保姆照顾不了,为了让母亲的风烛残年生活的质量高一点,我们决定几个子女轮流照顾母亲。
女儿非要列席我们的会议,最后,女儿说:“等轮到我妈照顾我姥姥时,我请假或辞职来照顾我姥姥,理由是:一、我妈神经衰弱,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也睡不好;二、我妈这个年龄要是辞掉工作,再就找不到工作了,而我还年轻,再找工作很容易。”
女儿的几句话以及她近阶段的言行,把我们都感动了。姊妹们都说我:你真有福,精晶对她姥姥都这么孝顺,将来一定会更加孝顺你们夫妻俩!
女儿辞职照顾她姥姥的事,尽管我们都不同意,等我们知道时,她已经打了辞职报告,买好了机票,女儿真的践行了她的诺言,在老家照顾姥姥三个月。照顾完姥姥后,回到烟台换了几次工作,都没有她原来的工作满意,她自己不后悔,我却留下了一块心病。
2015年3月22日,母亲永远地走了,在痛失母亲的日子里,我对母亲的感恩,转到了女儿的身上,她不仅仅是我的小棉袄,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