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我的童年
这几天南方下大雪,打开微信朋友圈儿,文人雅士把酒吟诗,赞雪赏梅!摄影爱好者,也在第一时间把拍摄的雪韵,雪景,发布在朋友圈儿。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张孩子们堆雪人的图片,瞬间吸引了我,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黑龙江,我的家乡我快乐的有点儿苦涩的童年。
我七零年出生在辽宁省彰武县。七一年随父母迁居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畔。父亲是木匠,在外面做工,听说黑龙江的连环湖,水域辽阔,盛产鱼虾,芦苇,土地肥沃。在那个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年代。还有什么比吃饱饭有柴烧的日子,更能吸引人的呢?所以不顾母亲的反对,带着一家六口人,来到了冰天雪地,举目无亲的北大荒。第二年又生下了小妹,从此,一家七口人再也没有离开这片黑土地。
那个年代的孩子,生活简单。父母大多都没有文化,他们关心的是你有没有打猪草,拾柴,有没有淘气,把鞋子踢破。至于学习全靠自律。记得小时候,我是二姐的跟屁虫。二姐大我两岁,长得娇小,人很聪明,性格活泼开朗。很讨小朋友们和村里人的喜欢。我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缺乏沟通能力,但身体强壮。所以二姐出去玩耍的时候总要带上我。偶尔和小朋友们发生冲突,我都第一时间冲在前面保护她。虽然有点儿被利用的感觉,却乐在其中。
我们北方的孩子最快乐的就是湖面结冰的时候。村前的湖面上,孩子们从早玩儿到晚,嬉笑打闹。好不热闹。我们最喜欢玩儿的就是冰车。冰车儿的滑行方式有两种,站立式滑行适合大一点儿的孩子。冰车的做法很简单,用两根一米左右的长方形木头。间距在60公分左右,上面钉上木板,然后在方木的低部钉进两根粗铁丝。便于在冰面上滑行,一只旧的红缨枪做滑行工具。站在冰车上,身体前倾下蹲,把红缨枪从裆部向后斜插在冰面上。用力向后推动,冰车就快速地在冰面上滑行。那感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体验速度与激情。女孩子一般都坐在冰车上,载上姐妹或朋友,用两只木锥子,在两次滑行,木锥子做法也非常简单,用两只木棒,一端钉进一只大钉子,钉牢,然后把钉帽儿锯掉磨尖,滑行的速度不快,很适合胆小的女孩子玩。冰车虽然简单,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的。我们很幸运,父亲能给我们做冰车,真真的让我们体会了一把优越感。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为了玩上冰车,都来讨好我们。
抽冰噶,男孩儿女孩儿都喜欢玩。把一截十公分左右的木头一端修成圆锥状。一根木棍栓上一米左右的麻绳,抽冰噶用的工具就做好了。把麻绳缠在冰噶上,往冰面上一甩,冰噶就飞速的旋转起来。然后每隔一分钟左右,就用力抽打一次。一个人同时可以抽几支冰噶,放眼望去,冰面上无数支冰噶在转动。孩子们跑啊,抽啊!乐啊!在二三十度的冬天玩上一天都不会冷。
堆雪人,打雪仗也是我们最常玩的。跟男方的孩子不同,我们这不用等雪,一年有好几个月大地都被冰雪覆盖着。雪都有几十公分厚,堆起来很容易。为了让雪人更加漂亮逼真。淘气的孩子会把家里的小土豆儿,红辣椒偷出来。有了红红的鼻子,黑黑的眼睛。雪人才更加生动漂亮,当然,也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被妈妈发现了,屁股免不了挨打。在食物短缺的冬天,土豆是很珍贵的食物。
打雪仗,就是男孩子的专利了。因为太过惨烈,女孩子一般不参加,但围观和呐喊足以让男孩子把吃奶的劲儿都使了出来。他们把雪团成雪球投掷着,雪面子迎风起舞,他们奔跑着,战斗着,直到累的筋疲力尽,躺在雪地上认输为止。
无忧无虑的童年,除了玩儿,就再也没有比吃更让孩子们兴奋的了。我家住在连环湖畔,70多个大小湖泊相连,鱼的种类繁多,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经济意识,鱼抓多了也不敢卖,怕被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吃不了就用盐腌上,晒成鱼干,留着食物匮乏的冬天补充营养。湖水要到四月底五月初才能彻底融化。最热闹的要数开湖的那一天了,父亲起大早把渔网撒进湖里。然后回家吃完早饭,再到村里上工,因为这时候是备春耕最忙的季节。中午下工,父亲去湖里收网,我们就跟在后面嬉笑打闹。看见鱼儿跃出水面,肚子里早有千万只馋虫在叫器。等父亲把鱼运回家,妈妈早已发好了玉米面。鱼贴饼子,就是我们这个夏天最常吃的美味。连环湖的鱼真香啊!没有调料,甚至没有油,一颗大葱,一勺豆瓣儿酱,一把盐,炖出来的滋味儿,足以让你终身回味。
不管你有多么的留恋,多么的不舍。谁也挡不住时间前行的脚步。我们渐渐地长大,父母一天天老去,离开。转眼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孩啼时光,童真童趣,早已刻进了生命里。
2018年2月1日崔淑民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