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咀嚼路上的“绊脚石”
生活中,不少老人习惯把东西放自己嘴里嚼碎了喂给孩子,还有许多2-3岁的宝宝吃瘦肉、青菜等食物时经常吐渣甚至呕吐,平时肉要打成碎末、蔬菜水果要打成汁才能进食。以上种种妨碍孩子咀嚼的行为,会在无意中束缚、限制宝宝生理和心理的发育。
进食是人类求生的一种本能,宝宝呱呱落地就有吞咽功能,但很多技能是后天习得的,比如咀嚼。孩子明明到了可以吃固体食物的阶段,家长却老担心孩子嚼不烂,一日三餐都把饭做得软烂。孩子习惯了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吃起饭来囫囵往下咽,很少咀嚼。不少父母这种精细化的喂养,耽误了孩子学习咀嚼,会给他的成长带来许多危害。
危害1:孩子吃细软食物不用费力咀嚼,咀嚼肌得不到锻炼,会引起咀嚼肌发育不良。
危害2:孩子咀嚼时不用力,减弱了对颌骨的刺激,以致颌骨和牙弓不能得到充分发育。但随着年龄增长,牙齿仍在持续生长,颌骨发育慢,牙齿相对生长得快,就会出现牙齿错位、拥挤、排列不齐及其他类型的牙颌畸形和颜面畸形。
危害3:食物缺乏咀嚼,直接进入胃肠道,加重了孩子胃肠负担,久而久之,会造成胃炎等疾病。
危害4:孩子咀嚼动作少,唾液分泌就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严重的可能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危害5:孩子咀嚼不足可能使眼肌发育不良,也是造成近视的一个相关因素。
危害6:如果上幼儿园孩子仍不会吃硬东西,还可能被其他孩子嘲笑,影响心理发育。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