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鸡西市滴道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张子海
本报记者 高洁
编者按:为正义付出,为法律担当,为天职坚守。他在检察官的岗位上挺立起正义的风骨,这风骨之下是亲情的错位,是孝伦的苦涩,是悲壮的伤痛。这些,却都一一化作了正义的呐喊,法律的威慑和人民群众的掌声。本篇的人物事迹的主人公——鸡西市滴道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长张子海,用悲壮而坚韧的检察官事业生涯,给我们以启迪,读来感人至腑,思来回味无穷。
近日,记者来到鸡西市滴道区检察院采访刚刚被评为“鸡西市政法十佳干警”的张子海。和张子海没谈上几句,他的手机就响了,他笑了笑,表示歉意。他安排完了工作又和记者谈了起来,不一会儿,他的手机又响了,还是有人跟他汇报案件。采访就这样几次被打断,他对我们说:“真不好意思,没办法,我们这种工作就是这样,每天都是在忙。”
忙,是为了把案件办成“铁案”
张子海很忙。一年里,他和他的同志们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外面办案。23年来,他在忙中办了二百多起案件,却没有忙中出错,件件都办成的是“铁案”。谦逊的张子海常自称为反贪队伍的“新兵”,他说“还有许多要学的地方”。
23年来,他牢记着检察官宣誓时的誓言,肩负使命,毫不倦怠。他多次被评为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荣立过黑龙江省检察院二等功、三等功,鸡西市院二等功,2015年被评为鸡西市检察系统优秀干警,2016年被评为鸡西市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选入省检察院“反贪侦查一级人才库”。
忙,是为了潜心钻研案件
张子海明白,要想把案子办得好,就要认真学习法学理论和实体法、程序法,他像海绵吸水一样,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他在受伤住院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反贪办案流程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他的业务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以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
案子上手后,张子海能做到注重精雕细琢、注重细节,善于用智慧破案。积反贪生涯的磨练,他的案件突破技能,可谓胜人一筹。尤其是他运用娴熟的“攻心术”和谋略斗智,曾让不少自作聪明的对手与他“过招”之后,纷纷败北。案子的磨炼,他已是鸡西反贪一柄犀利的惩腐宝剑。作为反贪局局长,张子海注重团队的整体业务素质培养,如今,滴道区院反贪局已是鸡西反贪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战斗力越来越强,破案能力越来越强,团队作用越来越好,案件办理越来越规范。
忙,他留下了许多抱憾
说起家,这对于张子海来说,成了一个凝重的话题,他甚至有几分愧疚。他的妻子杜辉说,子海在检察院工作了23年,我们的女儿是23岁。可以说这么多年他没咋管过孩子。2015年8月,杜辉的母亲的眼睛视网膜脱落,疼痛难忍,她和张子海请好假准备带母亲去北京做手术。刚到机场,张子海曾蹲守了7天7夜的一个省农发行专案重要嫌疑人朱某露出了踪迹。为了能够让他按原定计划亲自指挥并实施抓捕,杜辉给他退掉了机票。
2014年3月的一天,张子海78岁的母亲因患胆囊癌急需去哈尔滨做手术。在这时,张子海却在虎林办案,一时离不开。在手术前,他妈妈忍不住拨通了张子海的电话,就想听听他的声音。让张子海没料到的是,妈妈没有走出手术室,就永远地离开了。一提起他的母亲,张子海就会泪光依稀,他永远放不下那份愧疚的沉重。张子海说:“妻子和家人给了自己最大的支持,亏欠他们的,只能等将来尽力弥补!”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