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性,尤其是商家纷纷投其所好,3月8日,漫天飘飞的是“女神”,是“女人”,是“女生”,是“美女”,独独不见“妇女”两个字?
其实,人的直觉是对的,如果你就是不喜某字,一群人就是反对某个称呼,那,一定有或深或浅的心理原因。我们了解了“妇”的字源之后,就明白了。
甲骨文里的“妇”,画的是什么场景?猜一猜!
一:女性主持祭祀
二:女性犁地
三:女性在树下祭拜
四:女性扫地
答案是:四,女性扫地。
看甲骨文里的“妇”字:
左右结构。右边是“女”字,左边看着眼熟……扫帚的“帚”,就是它!
芦苇杆做成的扫把,顶端飘飞的芦花,形象的“帚”字。
所以在小篆里,写成这个样子:
繁体字基本还是依此字形:
到了简化字时期,和“扫”被简化成“扫”一样,“妇”被简化成了“妇”。拿着扫帚的女性,主持家务劳动。
《说文解字》解释“妇”:从女持帚,洒扫也。
关于打扫这件事,通常男人以为是这样的:
而多数女人感觉是这样的:
撇开以打扫为代表的繁重的家务劳动不谈,更要命的是,《说文解字》赫然写着:妇,服也。
什么意思?
兄弟如手足,夫人如衣服?不是。
只能恭敬服从,不能发表意见?有点……
服伺男人,这就是主妇的职责和地位?是的,老先生就是这意思!
冲他扔鸡蛋和西红柿都没用,因为,他说的是那个时代的规则,几乎每个男人都作如是想。
今天,很多中国男性在意识层面不承认他对女性作如是观,但是内心深处,往往逃不出此层窠臼。
女人,是第六感发达的一类群体,不喜欢“妇”这个字,不喜欢“妇女”这个词,不愿意做没有价值的“主妇”,非常正常。
除了在家庭中的地位低,“妇女”还意味着是老了的女人。我们都不愿意老去,正在老去的妇女与之联系在一起的印象多数负面,“妇”是保守的、唠叨的、走下坡路的、不爱打扮的……总之是价值感低廉的。
说某人是“中年妇女”,约等于骂人吧。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