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善于领兵打仗,驰骋沙场,南征北战,也称得上是位堂堂的大英雄。那么,除了能打仗之外,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曹操生性多疑、奸诈、心狠手辣的人物形象。因为这种性格,曹操曾错杀了很多有识之士,也错过了一些能人不能为之所用。而他这种奸诈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还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历史上东汉末年的“建安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曹操、曹丕、曹植也是这一时期文坛上的先驱者与主导者。曹操“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诗歌方面。他的诗歌多沿用汉乐府的古题,但在内容上缘事而发,或反映现实社会现象,或抒发自身情感。
《短歌行·对酒当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老版《三国演义》中,“赤壁鏖战”一章“横槊赋诗”一集里,曹操亲帅百万大军来攻打东吴,在众将士“踏平东吴”的口号声中,曹操与众臣齐集厅堂,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舞表演,其乐融融。曹操一时激情满怀,横槊赋诗,就是这首《短歌行·对酒当歌》。这首诗,抒发了他自兴兵讨伐董卓以来,连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军旅生活的感慨之情。诗歌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诗中有一些低沉的情绪,但也不缺乏慷慨激昂之情。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曹操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黑暗现实。如《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记述了东汉末年袁绍等关东诸将起兵讨董卓,结果造成自相残杀的军阀混战局面。“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两句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全诗气度雄阔,笔力刚健,表达出曹操对倍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除了反映社会现实,曹操还有很多作品抒发自身情感、表达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观沧海》一章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站在大海之滨,昂首面向大海,心情也如大海的波涛一样,波涛澎湃,思绪万千,心潮难平。通过观景抒情,有动有静,抒发自己的情感,字里行间,展现了他的抱负和理想,胸怀犹如大海一样的宽广,真有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令人感到十分振奋,同时也对曹操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有一种钦佩和敬仰之情。
而曹操是一代书法家却鲜为人知,这主要是曹操传世的书法作品较少的缘故。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汉朝末期,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有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南朝的书法评论家梁瘐肩在其《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共九品;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玉灌,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把它们划分为神、妙、能三类:杰立特出者为神,运用精美者为妙,离俗不谬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着《书断》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品。由此看来,曹操的书法作品虽不能列为神品、上品,但在全国名书法家中是数得着的。按理说,他也是个书法大家。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