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领导干部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新时代,世界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要更加自觉地在工作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坚持不懈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而且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工作,开展工作。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打磨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整合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依法行政能力。
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要有不畏艰难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担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变革追求发展,这是领导者的使命。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仅要想干事,还要会干事,要敢于承担改革所带来的风险和责任。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敢为人先。要在实践锻炼中汲取营养,接受考验和磨练,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目前的容错纠错机制,就是着力解决改革的机制问题,提供了改革的土壤,去化解部分领导干部怕担风险、小成即满、不思进取的问题。担当起改革的历史使命。
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要有发展意识,让人民在发展中享有获得感和幸福感。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改革的魄力,更要有发展的眼光。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要站在国家、世界的角度看待发展,用发展的理念解决问题,承担使命。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