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黑龙江江河纵横,山川秀美,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683年,清政府在这里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这是中国以黑龙江命名地方建置的开始。历经清代、民国、日伪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黑龙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构建了黑龙江边疆文化雄厚的基础,是现存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黑龙江历史档案卷帙浩繁,内容丰富,价值珍贵,记载了黑龙江设治以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民族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了黑龙江历史的真实面貌。我们徜徉在丰富多彩的历史档案信息宝库,在档案中追寻历史的足迹,采集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历史档案文献、老照片和一些独具特色的地图、图表等,编纂成了《黑龙江历史记忆》(1684——1966)图集。借助这些尘封已久的档案图片,再现了黑龙江所走过不平凡的300年,也让我们重回历史,去领略黑龙江这300年的风雨历程。
在历史走到1957年的时候,松花江干流发生了自有水文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水。这一年夏秋之交,洪水迅猛而来,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严重威胁着哈尔滨市和沿江两岸村镇、农田及交通设施的安全。面对滔滔洪水,省委、省人委领导亲赴前线指挥,率领数10万抗洪大军齐心协力,日夜奋战,战胜一次又一次险情。经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1957年洪水水位比1932年洪水水位高出58公分,却保住了城市和乡村的安全,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团结的巨大力量。为了纪念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黑龙江省于1958年在哈尔滨市松花江畔修建了雄伟壮观的防洪纪念塔,现已成为哈尔滨的象征和着名的旅游景点。
1957年的哈尔滨市区鸟瞰图
1957年哈尔滨松花江水位达到最高点120.06米,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被洪水侵袭。
水利部部长傅作义视察哈尔滨市松花江堤防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等视察松花江江堤
阵前誓师
政府调动大批车辆船只帮助灾民转移
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物资运上堤坝
面对松花江特大洪水,哈尔滨和平常一样的安静,人们照常工作。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