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子保卫战遗址位于富锦市兴隆岗镇高台子村,高台子村位于兴隆岗镇政府正北9公里处,是兴隆岗镇海拔最高的地方,高台子由此得名。
现今高台子村(陈永欣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向松花江两岸大肆入侵,富锦人民高举反抗侵略的义旗,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富锦不但是打击日伪军的主要战场,而且也是抗日联军主要根据地。其中高台子村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三大根据地之一,也是其他抗日部队休整和补充给养的地方。
1916年,闯关东农民王旭东和郭守义在高台子漫岗上拓荒农耕,各自建起了几处带有院套的农家大院。每个院套约有2000多平方米,院墙土筑,高约3米,院套内南北各有一排正房,东西设有厢房。为防匪患,在大院四角建起了炮楼。193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富锦后,抗日联军便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建立起了后方根据地。抗日联军以此为依托,频频出击,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高台子抗日根据地已成为日军的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高台子保卫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1937年8月初,抗联独立师参谋长李景荫带领部分部队来到高台子筹集给养,抗联七军三师师长景乐亭带领师部和七团、十团共计500多人正在这里休整。日伪军得到密报后,立即派出600余人的队伍进行讨伐。李景荫和景乐亭感到这是一个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便决定守株待兔,歼灭来敌,遂将部队做了周密部署。三师和独立师分别占据三个大院套,并在炮楼里架起老台杆炮,严阵以待。
这天上午8时许,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日伪军包围了高台子村,将部队隐藏在苞米地中,向我军阵地发起了试探性进攻。我军为了诱敌深入,只用稀稀疏疏的枪声还击,敌军果然中计,从隐身苞米地里蜂拥而出,疯狂地向我阵地扑来。我军待敌人完全进入火力射程时,以炮楼为掩护,互相配合,用老抬杆炮、步枪交叉射击,敌人在我军的猝然打击下,死伤枕籍。不甘失败的敌人一次次卷土重来,我军坚守阵地,沉着应战,日伪军先后发起的七、八次进攻,俱被击退。这次战斗一直打到天黑,以敌人死伤100多人告终。
抗联西征后,高台子所有民房在日本侵略者归屯并户时摧毁,其后人迁到富锦市砚山镇小河子村,此地便成荒无人烟之地。
1955年砚山乡新发村(今爱国村)和巨福村在高台子联合开荒建点。1965年兴隆人民公社成立后,高台子开始进户。现高台子村有91户,375人,是富锦市着名老区村。
作者姓名:田增岐,副教授,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佳木斯作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党史学会会员。现任富锦市文联副主席、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佳木斯市供稿)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